纳米微信公众号
首页 办学机构 新闻动态 办学条件 项目招生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在线课程
您的位置: 首页 > 优秀学子
分享与交流

陈同学

2018级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学生

座右铭:不要宏观,微观大于宏观,今天大于永远。

非常荣幸收到老师们的邀请来和同学们分享我在纳米专业的就读体验以及带奖研究生的申请体验,根据我的个人经历,我的分享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申请、套磁流程与时间,奖学金申请过程中需要突出展示的部分以及纳米专业资源合理利用。


首先是申请和套磁的流程与时间,一般来说只有研究型硕士(Mphil)和研究型博士(PhD)需要在申请前进行导师套磁。而针对计划九月入学的学生来说,需要在前一年的四月到九月向有意向的导师发送申请,一般的形式为发送自己的CV(个人简历)至对方的邮箱。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同学们登陆意向院校的官网,在浏览不同教授的简介后(对于我们专业的学生而言,申请学院一般为工程学院或者理学院,可以先针对这两个学院的教授进行简历浏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着手准备联系教授。确定了教授后,建议同学们可以登陆ResearchGate或教授个人实验室官网阅读实验室近两年发表的文章,这个环节不仅能加深你个人对教授研究内容的理解,针对其中有疑惑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在套磁邮件中提出自己的问题,以提高套磁的成功率。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是常有的事,我在申请过程中联系了大概了五十名教授,从大一开始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概五百篇论文,大家可以参考这个量进行适合自己的任务规划,我建议有意向早做准备的同学可以于大二开始准备,抛却最后套磁的目的,阅读英文文献对我们课业的帮助以及语言能力的提升都非常显著。

在撰写套磁信时,第一封套磁信切忌写得太长,不要赘述自己之前的丰功伟绩,只需要挑出最出彩的点,与这位professor的方向进行契合地简述,再附上自己的research proposal,询问他/她是否有建议。而且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自己主笔而不是寻求中介的帮助,一来在阅读了教授的论文后,我们可以尽量把自己过往的研究经历向与其类似的方向靠,二来如果套磁成功,获得面试的机会,教授可能会问到套磁信中的某些细节。另外,一个学院一个系的教授不建议同时套磁两位及以上,因为教授之间可能会互相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学生,如果在交流时发现学生有重合是一件不太礼貌的事情,所以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一封套磁信发出后如果三天没有收到回复,那就可以考虑发送下一封了。而套磁信的发送时间最好选在该学校时区的工作日早上八点左右,以避免自己的套磁信被其他邮件淹没。除了学校官网,同学们还可以关注“一亩三分地”等科研论坛,某些海外导师会在这些论坛上发布自己实验室今年会招收的空位,同样的,在检索到类似信息后,我们可以去到心仪的教授实验室官网进行上述的一系列操作,以寻求面试机会。

在进入到面试过程后,不同的教授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我在面试港大的一位教授时,他要求我将过往的研究经历以slides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就是在面试刚开始时进行一个简短的presentation,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考验了我们的演讲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对过往研究内容的掌握情况。而我在面试港中深时,面试的要求又另有不同,教授不再关注我过往科研细节而是更注重我简历上显示的竞赛经历。不同的教授有不同的偏好,我们无法预测接下来会接受怎样的考验,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在面试结束后就可以根据教授的feedback进行投递,最好是在第一轮就完成投递,此处涉及奖学金的问题我将在后面提到。


奖学金的申请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学校重视committee,有的学校录取决定权主要在教授,这些可以在微博等一些社交网站上搜索学长学姐的经验。一般来说港校的Mphil和Phd都是带奖学金的,但也有例外,随着这两年港校越来越“卷”,奖学金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此处的“竞争“绝对不止是指与你竞争成为某位老师麾下的学生,还包括系内其他导师的学生,在进行录取时,所有学生的资料会被放到一起进行横向比较,这时候就需要自己的履历绝对漂亮才能保证获得奖学金。在香港,Mphil的申请难度是远大于PhD的,因为教授们都倾向于招录能长期在实验室做项目的学生,两年制的研究型硕士意味着学生有硕士礼成后去往其他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可能,意味着不能长期进行项目,故不受青睐,难度较大,所以有意向的同学可以考虑直接申请博士,难度会稍小一些且方便(一般来说四年就可毕业,不用多次申请浪费时间)还有奖学金,虽然不能改变offer带奖与否的结果,但是针对硕士和博士都有单独的奖学金可以进行申请,而且奖学金的录取标准与专业录取标准又另有不同。

PGS(postgraduate scholarship)奖学金

基本所有的港校都会为PhD提供这类奖学金,金额也是差不多的,以2022年港大的offer为例,每个月的金额为HK18030。这类奖学金不需要单独申请,但是在面试过程中最好与professor进行确认。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Fellowship(UPF)&HKU Presidential PhD Scholarship(HKU- PS)

这两个奖学金只在香港大学提供,无需单独申请,但是需要在入学申请第一轮(学校官网每年会有明确的时间公示)递交,所以优秀的同学们需要注意申请的时间线,不要放过每个机会。

Hong Kong PhD Fellowship(HKPFS)

这个是香港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但是只有申请PhD的同学能够申请,面向的是整个香港所有高校的博士申请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事申请多所高校的同学,HKPFS的申请只能关联其中一所高校的一位教授,所以在决策时需要再三慎重。HKPFS需要单独递交且有时间限制,以2022Fall为例,今年HKPFS的ddl为12月1日。另外,在填写系统时,强烈建议在网页外先写好再复制粘贴,由于每个页面停留不能超过20min,我被迫超时重新返工n次多次几近崩溃,希望同学们吸取经验教训不要走我的老路。以21/22Fall的数据为例,HKPFS总共收到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k+份申请,但最后只有不到300人入选,不足5%的入选率意味着竞争非常激烈,且面试时间非常短。

我在申请港大时获得了HKPFS的面试机会,由于疫情影响,面试在线上进行,值得注意的是,面试开始的时间可能不会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提前或delay都是正常的,所以建议提前进入meeting的房间进行等候。我的整个面试过程大约在二十分钟左右,在面试时有六位考官,其中三位就我的research proposal进行了提问,问题都非常刁钻,他们针对我的RP的研究漏洞提出了许多质疑,所以在进行HKPFS面试前,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的research proposal过几遍,除此之外可以先和自己的导师多多就RP的内容进行请教和讨论。另外三位导师分别就我以往的研究经历和论文专利进行了提问,其中一位就我大一参与的大创项目中使用某种实验药品想达到的目的和这种药品为什么要这个计量、它杀死了哪种微生物和为什么要消灭该种微生物进行了提问,所以同学们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你需要对所有你展示在你的application form里的内容负责,也需要对你自己负责,任何参与过的项目都需要回顾和复习。另外两位老师分别提问了我在已发表的论文撰写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和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以及我的专利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关于前一个问题,看起来非常好回答,但是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说套话,最重要是要体现中你真正参与到了这个过程中,我在回答中说明了在实验中具体出现的两个问题、我提出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与最后团队方案的区别。对于后一个问题,我展示了我提前准备的ppt进行了一个非常简短的展示。在准备过程中,因为我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所以我将过往的每一个研究经历、论文、竞赛和专利做成了十几个每个不超过30s讲解的ppt,很幸运在面试过程中有展示其中一个的机会,但根据更多人的经验,面试时间很短可能并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所以同学们还是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有充足的准备。

Asian Future Leaders Scholarship Program(AFLSP)

这个奖学金是只针对香港科技大学的硕士学生(Msc和Mphil),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制的硕士也可以申请这个项目,在香港大多数的授课类都是self- funded,所以有申请香港科技大学的同学不要放过这个好机会。这个奖学金需要单独进行申请,以22Fall为例,递交的ddl是一月底,而香港科技大学第一轮的截止日期是在十一月左右,所以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准备这个奖学金。这个奖学金的名字是Asian Future Leaders,顾名思义就是为培养未来亚洲的领军人物做准备,在申请所需材料上这个奖学金也体现了与HKPFS不同的侧重。我们不需要提供自己的具体绩点和排名,除了需要上传一个三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视频、最基本的工作和实践经历外,在application form中还需要我们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比如未来5-10年的计划、过去工作经验中让你觉得最有意义的瞬间(因为没有工作过,所以我在这里写的是实习时的经验,供大家参考)、申请这个奖学金的原因和人生最难忘的瞬间等。我在回答时着重体现了我几次和英国同学一起做商赛、和滑铁卢的朋友定期视频、做志愿以及课程内组织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等经历,重点就是突出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国际化经历。

我非常推荐我们专业的同学申请这个奖学金,就如我在申请中明确写到的一样,就读于中外合办专业意味着我们同时接受着来自中国大陆和加拿大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我们拥有只接受单种教育学生所不具备的多元性和优点融合性,我们可以同时吸收两种教育好的一面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同学,懂得如何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的诀窍。在面试时,考官就我的实习经历进行了提问,询问了我科研与实习的不同,这也是我认为在申请这个奖学金时我们思想上应该学会一种转变,那就是脱离开理工科的科研思想,全面审视自己,不仅是成绩、科研水平,更是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等最基本的能力。


合理利用纳米专业资源

就读于纳米专业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可以接触到大量的资源,不仅是学习方面更是实践方面,合理应用它们不仅能让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更是能够从实质上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与能力。

大创、科创项目

在交大,我们可以申请大创项目,与同学进行组队参与科研,但是要如何选择导师是一个问题。我周围的同学很多都选择了任教老师,但是我在选择大创老师时的经历可能与大家有所不同。我在大一的时候花费了一周阅读了生物所每位老师公布在学院官网上的论文,阅读之后在每篇文章中寻找一个自己不是特别理解的点,然后给大概五位老师发送了邮件,提出我想跟着他们做大创的想法和我在阅读他们文章时的困惑,最后幸运的是有四位老师表示可以带我。如果有同学遇到心仪的老师今年席位已满或者不打算带大创的情况,也许可以参考我的经验。

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我们专业可以参与国家纳米中心的科创项目,这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我认为在超脱学分之外,也建议同学们可以积极参与。纳米中心拥有全国乃至世界非常前沿的仪器和技术,哪怕只是跟着师兄师姐学习一两次,得到的收获也绝不仅是最后简历上留下的短短两行那么简单,特别是在大一大二等初次接触科研等时期,如果能够接触这种非常成熟的实验室,对我们一生的研究都有启发。

与滑铁卢大学的local同学交友的机会

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们可以关注一下滑铁卢的邮箱,有时会有这种交友的活动,我们可以和local的同学进行聊天。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口语的机会,除此之外,在沟通与交流时我们可以很明显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给同一年龄的我们带来的不同影响,在不同思维方式和想法的背后,思维的碰撞也可以引发思考。正如我在上文提到的,我在奖学金面试时就有提到我与我的滑铁卢朋友定期进行聊天的故事,我认为抛开功利目的,多拥有一个朋友,享受纯粹的友谊,在紧张的纳米学习生活之余多一个聊天和沟通的人也是非常好的。

美赛

大约在每年的十月左右,学校会发布美赛的参赛信息,也会有相应的讲座。无论是否有计划攻读研究生学位,我认为大家都可以试着组队参与一下美赛,不是为了最后能获得一个什么奖,而更多是体会在准备和参与美赛的过程中,我们能够锻炼到自己的合作沟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英文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建模编程能力,而无论是就读研究生还是进入社会工作,都需要我们具备很高水准的以上所提到的能力中的几种。我在大学期间参与了两次美赛,第一次时学校会向应届的同学广发通知,而第二次时可能就需要自己多关注这类的推送。如果有兴趣的同学我认为可以从大一下期的四月开始准备,首先这个时间我们应该在上编程类的必修课,而美赛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机会。

商赛

这对于我们理工科的学生其实不是必须的,但是我还是推荐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可以联系自己读商科的之前的同学或者一些论坛寻找队友,我推荐参加的商赛有宝洁、欧莱雅和灯塔计划。很多商赛都是全国甚至国际性质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拓宽眼界,也有机会和大牛接触,得到指导。对于未来不打算从事纯科研的同学来说,这也是一个接触和感受真实的商业世界的机会,在模拟的运作中,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简历的竞争力。

志愿和社团活动

交大有非常多的社团,大多数的同学会选择在大一的时候加入自己心仪的部门或者兴趣社团,对于还在犹豫的同学,我推荐大家可以考虑学生会、团委或社团联合会。针对前两者,从我这次分享的中心—如何获得奖学金offer的角度来看,拥有在学生职能部门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会比参加一般的社团加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参加此类社团能够有效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统筹规划能力。至于社团联合会,我们需要一定的志愿时长才能毕业,在社团联合会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志愿机会,但不加入也并不意味着与志愿无缘,学校官方会经常推送志愿机会,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做志愿从来都不是为了功利目的,而是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想要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得到便利。在毕业之后,无论是从获得志愿机会的渠道变少的角度还是时间不足的角度,都没有在校期间就参与志愿活动来得便利,所以我强烈推荐大家可以多多参与志愿活动。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所有内容,虽然只就香港地区的部分奖学金和纳米专业部分的资源进行了介绍,但是核心是共通的。希望同学们抓紧机会、把握已有的讯息,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纳米专业放飞承载自己梦想的第一只白鸽,让个人价值和能力都更上一个台阶。

北京交通大学 UW EMAIL
滑铁卢大学 LEARN
交大教务处 QUEST
交大理学院 OUAC
交大邮箱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
北京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纳米微信公众号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官方微信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
北京交通大学招生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   BJTUICP备22031002     邮编: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