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项目邀请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晋作《固态电池离我们还有多远?》学术讲座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校园里风景如画。2022年10月27日,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晋高级工程师应邀来访我院,为纳米项目学生带来一场题为《固态电池离我们还有多远?》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负责人丁克俭教授主持。 本次报告线下、线上同时进行,不仅邀请纳米项目在校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同步向家长开放。纳米项目26名同学现场聆听了报告,26名家长线上参加了活动。

向晋高级工程师在电池开发与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主要负责公司产品技术储备,组织制定和实施重大产品技术决策和方案,指导运营支撑团队并给项目、产品发展和实施团队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公司的产品技术创新目标。此次报告从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瓶颈、混合固液电池的机遇以及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三方面进行了详尽而耐心的讲解。电池的应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消费电子,大到智能制造工业装备、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等。向老师通过对锂离子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现状和需求的分析,指出了高能量密度液态锂离子电池面临的三个瓶颈:功率密度不够、循环性不佳、电芯存在热失控风险,而固体电解质有望显著改善安全性能,从而推断出固态电池是终极解决方案。

之后,向老师重点分析了固态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介绍了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混合固液电池可兼顾液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的性能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兼容现有的工艺、设备及材料,有望在五年内实现规模量产;全固态电池技术还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包括固固界面问题、高性能电池材料开发及工程化等,全固态电池预期在五至十年内实现商业化应用。
在报告中,向老师特别强调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痛点。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围绕着新能源汽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提出如何平衡容量密度与充电效率的关系,换电模式是否能成为未来汽车的模式,手机电池使用寿命,电池恒温性等问题。向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向老师鼓励同学们在学校要把基础打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思考问题的深度是很重要的。他还建议同学们在未来要选择有前景的行业,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